林旭陽 林春生 翁良材 李文煌 王得利 夏俊傑 陳章楠
希望米-李文煌
56歲 種稻經驗逾40年 世居花蓮玉里
93年花蓮區稻米品質競賽冠軍
94年全國稻米品質競賽季軍
種植品種:台稉2號、台稉4號、台稉16號
     台稉9號台農71號高雄139號
格言:只與天爭,不與人爭
李文煌
花蓮玉里,一個令人神往的種稻聖地,來自玉山的拉庫拉庫溪,帶來台灣最純淨的溪水,全國糧商都爭相來此採購稻穀,將花蓮地區穀價拱到全國最貴,如此得天獨厚,卻也潛藏致命的風險。
玉里鎮種稻大戶李文煌心中總是掛著一件事:「我們在太平洋邊耕田,這裡是颱風登陸的第一線,每年夏天,我們邊種稻子,邊擔心,會不會半年心血一個晚上就刮個清潔溜溜」。
「…房舍器具,都在天上飛,滿目瘡夷卻無法抗拒,一場颱風虧個四、五百萬,虧到負債累累也是曾經有的」李文煌回憶八年前納莉颱風侵台時的慘況,至今還心有餘悸。
花蓮天災很嚴重,颱風會教農民血本無歸,但「也是要撐過去啊,爭得贏是我的,爭輸了我就認,但絕對不能放棄,繼續奮鬥就有希望」。
李文煌的口頭禪:「只與天爭、不與人爭」,「這冬壞、望後冬」,「種田要很有耐力,不能這次失敗就放棄,永遠要保持希望」。
回憶八年前納莉颱風,「我流掉房舍一千多坪、流失十幾甲田地,眼看可以收割的稻作,一夜之間化為烏有,如果當時我放棄了,就不會有現在」。
在老婆的同心協力下,李文煌連同租來的田地一共30多甲,是玉里地區種稻大戶,一年產值達800萬左右,規模不輸一家中小企業。
祖先自80多年前,千里迢迢從桃園遷到花蓮玉里,選擇這塊海岸山脈山腳下的土地,作為李家世代的「應許之地」,世居花蓮的李文煌為台灣守護著廣達30甲的青翠稻田。
這稻田的青翠不是理所當然;才割完稻子,田裡馬上乾裂,沒有他,這片位在北迴歸線以南的熱帶土地,會變成一片沙漠;有了他引水灌溉,這片熱帶土地受到無比滋潤。
這股從玉山頂一路奔流下來的甘泉,即使盛夏時節,水溫也只有18度,一年四季清徹見底,她的下游就是秀姑巒溪出海,從屏東大港口出海。

問李文煌為何種田?答案很簡單:「因為我是老大」,家中有六個兄弟姐妹,李文煌從小學就開始幫父母下耕作,他的么弟小他18歲,這輩子年輕時養父母,從來養弟妹,現在養孩子、養工人,一輩子都在供養別人。

供養到後來,李文煌責任與義務愈來愈重,他的育苗場供應附近農民所需秧苗,這些秧苗插秧後面積廣達500公頃,相當於一個綠島的面積。

八十多年來,李家從事過做很多行業,從鐵工廠,採石礦、岩鹽,最後還是回歸種田,仿彿是老天的安排,到李文煌手上,算是發揚光大,能有今天的一切,憑藉的就是一股保持希望的奮鬥精神。